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3月, 2020的文章

終末的峇里

圖片
1841年,發生了一起船舶擱淺在峇里後被洗劫一空的事件;被洗劫的船長出版了一本小冊子自述經歷,在荷蘭引起公憤,而荷蘭政府則藉此與峇里諸王公展開談判。利用羅闍間的內鬨,荷蘭成功地在1843年與島上的五個王國(Badung、Buleleng、Karangasem、Klungkung、Tabanan)和龍目島簽下讓渡主權的條約。簽下的條款卻帶有十足欺騙性。在峇里人的王權概念中既然權威不可分化,那麼「我的就是你的」其實只是一種常識,同樣套話這些王公之間締結聯盟時見得多了;但同樣一句話讓歐洲人來理解,就變成了峇里同意荷蘭統治的依據。騙得了一時騙不了一世,1844年,又一艘掛荷蘭旗的武吉斯叭喇唬(perahu)船擱淺在峇里北方的布萊倫(Buleleng)王國;荷蘭遣人交涉,然而布萊倫羅闍拒不承認荷蘭人主權,他的首相哲蘭提(I Gusti Ketut Jelantik)辯說羅闍連荷蘭語、馬來語都不懂,怎可能明白條約簽得甚麼,把檳榔汁吐在護照上侮辱荷蘭人。哲蘭提是這麼說的: 「只要我活著,國家就不會承認你詮釋的荷蘭主權。…單憑一張紙,任何人都不能成為他人土地的主人。不如讓波紋劍(kris)來決定。」

耶穌會士大戰奴隸獵人

圖片
大約在 1510 年左右,一個名喚若昂 ‧ 拉瑪略 (Joao Ramalho) 的葡萄牙人因為船難失事,漂流到今天巴西的聖文生特 (S ã o Vicente) 一帶海岸;大難不死必有後福,他同當地土著酋長的女兒結婚生子,生了個兒孫滿堂瓜瓞綿綿。 20 年後, 1532 年,聖文生特成為葡萄牙的殖民地,稍微內陸一些的地方便是現在的聖保羅 (S ã o Paulo) ;而拉瑪略的後裔則成為葡萄牙人殖民的先驅與後盾,所謂的「 保羅人 」 (Paulistas) 自發地向西探索擴張,尋找黃金、鑽石、翡翠等等各種寶藏礦藏。保羅人的探險活動構成了當時踏遍巴西洪荒歷險大背景的一部分 ── 在巴西史上,這些探路先鋒、寶藏獵人被稱為「 領旗人 」 (bandeirante) ,他們組成的探險隊以「 旗 」 (bandeira, flag) 為單位,而這些個旗從殖民伊始便不斷地向西部尋路拓荒的壯闊景象,堪比美國人的西部開發事業。實際上,猶如美國人的西部冒險型塑了美國人的國民性格、鑄就了美國認同, 19 世紀以來的巴西史家也把這些領旗人的冒險犯難視為巴西人特有的民族性格,領旗人的精神作為巴西的象徵,成為巴西認同的投射標的 [1] 。這些冒險家的精神面貌確實離葡萄牙人有些距離;雖然有葡萄牙人血統,保羅人其實很不葡萄牙人 ── 不愛穿衣服,像印地安人一樣赤身裸體,過得是印地安人的生活印地安人的節日,與印地安人並肩作戰,即使到了百年後母語還是當地印地安人說的圖皮語 (Tupi) ,小孩子上學才說葡萄牙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