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4月, 2016的文章

明鄭水師的規模

圖片
若與大約同時期的西方海權相較,我們可以發現明鄭確實有其分量。在1658與1683年這兩個時間點上,鄭氏分別擁有總噸位約達92,736與68,220噸的艦隊;若與英、荷兩強權來做比較,這兩個國家的戰列艦總噸位在1660年分別約為88,000、62,000,而在1685年則分別為128,000、102,000噸,比之明鄭衰敗期要勝過一籌,而與極盛期的明鄭難分軒輊 。 

明清的炮艦與艦炮

圖片
鄭芝龍的對手不僅僅是荷蘭東印度公司;原本與他稱兄道弟的海盜劉香不願像他一樣歸順明朝,兄弟鬩牆,與荷蘭人聯手一道對付鄭芝龍。不用說,鄭芝龍的新銳炮艦也是用來對付兄弟的:「職(曾化龍)猶記粵東與鎮臣鄭芝龍破劉香時,閱其戰艦,堅原如鐵城;每船可安置大銃二十四位,砲聲一發,裂雲穿浪,卒成馘陣之功。」

英荷戰爭中的戰列艦

圖片

明鄭什伍的編裝

圖片
清代《兵技指掌圖》中的藤牌兵。虎衣似乎是清代藤牌兵的制服,儘管像是《平定臺灣得勝圖》〈攻克大里杙賊巢〉等圖中也有穿著普通的藤牌兵。不過從史料當中也有「賊(指鄭成功)兵均身披棉被,虎皮紋身,手執生牛皮、藤牌者甚多」 的記載看來,作為制服的虎衣似乎是明鄭時期就已開始出現其原型了。

明鄭的鐵騎

圖片
鄭成功北伐南京前夕,號稱「甲士十七萬、習流五萬、習馬五千、銕(鐵)人八千」 ,部隊番號中也可見「鐵騎鎮 」、「驍騎鎮 」、「驍騎左、右鎮 」、「北鎮 」(以騎馬騎射的北人為核心,故名)等名目。那麼鄭成功的騎兵實力究竟如何,是否真的有五千之眾呢?有幾個理由可以直接否定這個數字的真實性 。一是鄭成功為了剋制騎兵而實行的戰術必須殺傷敵馬,使得在戰場上繳獲堪用的乘馬極為困難;二是閩廣一帶極為高昂的馬價也使得購買馬匹、維持騎兵極不現實;三是以船隻運輸馬匹時的承載限制;最後,閩海沿岸地帶山多路窄,並不適合騎兵驅馳,縮限了騎兵出馬的舞台。這四者制約了明鄭騎兵的規模。

晚清的洋槍

圖片
所以鴉片戰爭中的三元里事件之所以成為英軍極少數吃鱉的交鋒之一(只算吃鱉,因為英軍的戰損微乎其微;中文文獻把英軍的損失乘上了十倍 ),原因很簡單,使用燧發槍的英軍因為雨天潮濕,燧發裝置打不出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