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城戰脈絡中的熱蘭遮圍城

西班牙人的兵力損失更是驚人,估計陣亡人數少則12,000,多達80,000人,即便是比較持平的估計也在40,000人左右。攻方火力之猛,使得掩護城牆的沙坡更像是槍砲子堆疊起來的鉛鐵丘。死屍之多,使得防禦者堆疊起戰友的骸骨頭顱充當臨時工事;而外科醫生則乘機把死人脂肪刮下攢足,運到城外出售──據說人脂是種療傷聖藥。圍城戰整整持續了三年、三個月、三天又三小時,比起攻城戰役(siege)更算得上是一場戰爭(war)了;但在西班牙人自身的評價中,自從斯賓諾拉接掌攻防戰以來,攻城的速度還算是「飛速進展」(“progressing very quickly”)。


留言

  1. 換句話說,當時鄭軍的人數、武備和攻城經驗,九個月打下熱蘭遮並不算窩囊,反而可以說表現相當不錯 (和同時期的其他軍隊比較)?

    回覆刪除
  2. 呃我想就算持平吧。其實這篇文章裡講的都是17世紀末Vauban以前的狀況,可是到了Vauban的時代,攻城技術已經十分完善,攻守雙方都很明白一旦包圍開始,剩下就只是時間問題,所以在那之後很少有歐洲的城池真的打到最後一兵一卒的;通常只要能用一兩個城池拖住對手在整個行軍季節(歐洲軍對一般要過冬,因此軍事活動的時間多則九個月,有少到三個月的)的行動守軍任務就算達到,可以投降了。這也就是說再長也不會拖超過五個月。當然,像Vauban這樣的行家有時候只要3個月甚至2個半月就可以拿下城池。

    至於在Vauban以前,也是有奇襲或者短時間內強攻攻下的例子,像Maurice of Nassau也有不少這類戰例--不過他早期可快速拿下許多城池,正是因為低地國當時還很少trace italiane設計的城牆;他拿下城池的第一件事通常就是立刻修建新式稜堡。

    17世紀中葉土耳其進攻Crete上的Candia還用掉了22個年頭,這個例子太極端,所以我沒提。不過土耳其人的攻城戰術實際上對Vauban的啟發很大,算是Vauban完善他的攻城體系的最後一步。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想荷軍中出現叛徒也是鄭成功可以較快拿下城池的原因之一。

      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目錄

男人的奶

格瑞那達陷落